
211大学工科实力排名:前5争议颇大,西电第2,北邮北交或被低估
- 13
在国家新工科战略之下,发展工科成了不少院校的共识,原有的工科院校继续强身固本,工科规模小的文理院校也在积极打造精品工科。在高考招生市场上,新工科专业占据着录取分数的前排,各校都在想方设法宣传自己的新工科实力和潜力,让人眼花缭乱。
那么目前各校的工科实力如何呢?软科近期发布了大学工科实力排行榜。
本文来看一下非985的211高校工科实力,排行榜放置于文末。
01
排名整体情况
首先看规则,工科的范围涵盖工学门类的全部38个学科,属于总量排名,因此开设学科较少的院校就会排名靠后。
排名指标体系包含8个维度。权重最高的是科研项目,占80分;其次是高端人才,占60分。第三名的是重大成果/学术论文/科研平台占40分。学科实力/学科精度各占25分,学科规模占20分。
在指标体系中,学科实力占得权重很小,只有25分。软科更注重学术成果即高端人才和高端科研(项目、成果、论文、平台)。
在非985的211高校中,共有38所211进入全国工科百强。
工科实力前10名,顺序为:北京科技大学(22)、西安电子科技大学(24)、南京航空航天大学(27)、西南交通大学(31)、南京理工大学(32)、武汉理工大学(33)、中国矿业大学(34)、河海大学(35)、北京工业大学(38)、哈尔滨工程大学/华东理工大学(39)。

图源:北科官媒
名次上比较接近,但是从得分上看,差距是很大的。其中北科、西电、南航得分超过90分,属于第一层级。西南交、南理、武理三校得分超过80分,其余前10名院校得分在68-85分区间,北工大、哈工程、华东理工三校得分已经低于70分。
工科名校北京交通大学、北京邮电大学排名不算靠前,均出了前10名。北邮和西电的差距有些大。西南交大和北京交大两所211正宗交大,在工科实力上竟然拉开了。
以深圳大学作为参照物,深大不是211也不是双一流,高于深大的可以看做是工科实力顶流211。从这个角度看,有些录取分数极高的名校或许被软科低估了或者被考生高估了。
02
部分院校情况
西电Vs北邮:同为两电一邮成员,电子信息领域最强的2所211高校,两校在排名上差的有点多。从得分上看(97.4Vs63.3),已经不算一个档次的院校了。
开奖图源:软科
从细分指标看,西电也是全面压制北邮。学科实力、高端人才、重大成果、科研项目、科研平台等硬指标上,差距非常大。
为什么差距差这么大?有两个原因,一个是西电工科规模比北邮大(9.7Vs7.3),规模越大排名自然越高;另外一个原因就是西电确实太强了。
规模上看,西电工科一级学科博士点有15个,北邮有10个。从实力上看,西电确实非常耀眼。根据网传资料看,第五轮学科评估似乎有拉大的趋势,西电已经官宣大部分学科的第五轮结果。以重大成果(19-23区间)为例,西电获得三大奖7个(其中2个一等),北邮获得5项二等。一等和二等的赋分差距非常大。西电已经在2020/2023连续两届获得科技进步一等奖,十分的硬核。
图源:西电官网
再以科研论文为例,最新的ESI来看,西电计算机(包含了计算机大类、电子信息大类等)进入世界万分之一行列,仅次于清华和东南,内地第3名,体现了西电在信息领域的科研产出,北邮位居第7名,进入全球千分之一行列。高端科研平台来看,西电完胜,目前牵头/共建的全国重点实验室已经达到了6个。
当然实力归实力,在高考招生中,北邮依然强势压制西电。2024年全国投档线来看,以26省主代码为例,北邮在20名左右(约640.12分),西电在28名左右(约624.98分),可以看出分数和实力并不挂钩。
西南交Vs北交:作为211中的2所正宗交通大学,两校在很多人的印象中觉得实力差不多,只是北交分数要高一些。如今软科排名显示两校差距竟然这么大,得分情况看跟北邮西电情况类似(85.1VS67.7),单纯看分数,没有人把它们当成一个层次院校。那么倒是怎么回事呢?
图源:软科
总分差17.4分。从细分指标来看,差距最大的三个项目是科研项目、科研平台、学术论文,合计差12分左右。其中科研项目差距最大,差7分。
以重大成果来看(19-23区间),北交获得国家科学技术奖4项,全部为二等奖西南交2项(其中2019获得一等奖1个),一等奖的赋分权重远大于二等奖。第四轮学科评估,西南交大工科1A+1A-4B+3B4B-,北交工科3A-3B+3B3B-。
以科研论文来看,ESI与工科强相关的两个领域:工程科学(北交29、西南交28),计算机/电子信息领域(北交32、西南交38)
从学科评估、三大奖等等情况看,两校其实是在一个档次的,之所以最后得分差距拉大,是因为软科排名指标的权重设置关系。例如国家科技进步一等奖的权重是9倍,而二等奖仅有3倍。
实力归实力,录取分数两校差距还是很大的。24年30省来看,北交平均在599分左右,西南交只有580.9分,差距18分左右,同样出现了北邮西电分数的类似场景。
华北电力大学:作为目前现存的唯一211电力院校,在电力领域声名卓著,不过仅被软科排在工科第60名,有些意外。
图源:软科
从细分指标来看,华电工科规模不算小,但精度不够,学科实力较低,换句话说也就是优势学科数量过少。最低的是重大成果,仅获得了1分。
第四轮学科评估,华电工科获得2A类(1A1A-)4B类(1B3B-)的成绩,2个A类优势学科是电气工程和动力工程及工程热物理,全部集中在电力能源领域。其余工科有些断层,最高的仅为B。重大成果(19-23区间),仅在2019年获得一项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。
不过华电本身就是以电力闻名的高校,大家去华电也都是奔着华电的强势学科去的。良好的就业,让华电的录取分数是非常高的。
03
回顾与建议
软科工科排名属于综合性总量排名,主要用于衡量一个学校整体的工科水平,反映不出单个学科的质量。看上去实力差不多的院校出现排名差距很大的情况,主要还是因为排名指标体系的原因。对于选择报考院校基本没有指导意义。因为一个人被录取的只是一个专业而已,只需要盯着自己目标专业的排名即可。
而目标专业的实力,教育部有官方的学科评估和一流建设学科评选作参考。在同档次院校中,多看看学科评估和一流建设学科,未来想深造读研的,多看看保研率和目标领域的导师情况。
备注:文中如有引用的图表,已注明来源,版权归原作者所有。本文仅为编者观点,带有局限性,不作任何决策依据